【原】罗德拉沃尔 : 传奇火箭

  • 2025-09-25 11:25:00

图:罗德拉沃尔

一、 火箭传奇

罗德·拉沃尔(Rod Laver),于1938 年 8 月 9 日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洛克汉普顿镇。他是一位前澳大利亚网球运动员,曾连续 7 年位列男子网球单打的世界第一,更显著的是,他是唯一一位两次在一年之内完成全满贯的男子网球球员。首次是在 1962 年,当时他还是一位业余选手,而第二次则是在 1969 年,此时他已然成为职业选手。拉沃尔也是公开赛时代仅有的一位在同一年内包揽全部四大满贯冠军的男选手,其职业生涯总共获得11次四大满贯男单冠军。

“火箭”这个绰号的由来源于拉沃尔是一名出色的“左撇子”球员。他独特的左手腕和前臂结合了迅捷敏锐的移动,使他在球场上达到了速度和力量的完美平衡。加之他左手发球的高度隐蔽性和他精湛的网前技术,使他在网坛独领风骚。澳大利亚队的领队哈里·霍普曼慧眼识珠将其纳入国家队,并授予他响亮的外号“火箭”。

1981 年,拉沃尔荣登网球名人堂,同年还入选澳大利亚活宝(Australian

Living Treasures)的名单。为了表彰拉沃尔在网球界的卓越贡献,2000 年 1 月,澳网主场墨尔本公园中央球场正式更名为罗德·拉沃尔球场。球场前广场上耸立着一尊拉沃尔的雕塑,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球员和球迷。该球场拥有伸缩式的屋顶,确保观众和运动员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球场还引入了高科技的鹰眼系统,以提高比赛判罚的公正性。

2017 年,瑞士网球天王费德勒等人共同打造了一项全新的网球团体赛事——拉沃尔杯。其奖杯源自拉沃尔在 1967 年波士顿获得的奖杯,由工匠将其融化后重新铸造而成,象征着网球传奇的不断传承。

图:鹰眼挑战

二、 网球时间

相较于其他隔网击球的小球类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匹克球等,一场网球比赛的时间无疑是最为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在小球类运动中,网球比赛所需的时间是绝无仅有的,也是最为艰巨的比赛项目。

以公开赛年代为例,在温网长盘决胜赛制时期,2010 年温网男子单打第一轮的美国选手约翰·伊斯内尔和法国选手尼古拉斯·马胡创下了历史上最长的网球比赛,耗时达到了11小时零5分钟,历时三天才完成。21世纪澳网则成为所有大满贯中决赛打到决胜盘最多的一项赛事,共有18场单打打满5盘。

而大满贯决赛中时间最长的一场比赛发生在2012年澳网男子单打决赛。当时,两位网球巨星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进行了一场天塌地陷、你死我活的激烈对决,最终耗时5小时零53分钟才完场。这场比赛的长时限和激烈程度,彰显了网球比赛的极大挑战性和观赏性。

图:网球时间

除了运动员在球场上活球期间的击球时间,网球比赛中的时间组成还包括了比赛的休息、场地换位、更衣、擦汗喝水、挑战鹰眼、医疗暂停、与裁判沟通、与观众互动等各个组成部分,还包括等待对方发球前的准备。在这些非击球的时间中,几乎占据了比赛总时长的一大半。在这漫长的间隙中,运动员需要直面内心的波澜、比分的升降、状态的起伏、教练的指示、球迷的热烈呼声,还有裁判和对手可能发起的误判与挑战等等。

这仅仅是赛场上的时刻,还不包括球员在赛后需要面对的现场采访、与球迷的互动,以及参与新闻发布会时要回答记者提问的时间。赛后,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站在如炮筒一般的摄像机前,面对如同子弹般迅速袭来的问题,他们很可能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经历时间的折磨和内心的煎熬。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处理对胜败的解读、自身表现的评价,以及未来比赛的计划,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沟通与交流。这些时间上的挑战,使得网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充满了紧张、期待和不确定性。

图:众口铄金,沉默是根

在任何一届、一场网球比赛中,最令球员揪心的时刻依次是:冠军点、赛点、盘点、抢七与破发点等关键时刻。其中尤为特别的是在大满贯赛事中,男子单打以2:0领先却被逆转,或者女子单打先拿一盘,又拿到赛点,最终以1:2输掉比赛。

许多球员都曾经历过这样的至暗时刻,最为心痛的是在大满贯决赛的赛场上,当本以为稳操胜券的好局却瞬间失去,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令人感到惨不忍睹。球员从高潮的兴奋一下子陷入冰冷的现实,仿佛从九天云霄跌落到无底深渊,失落、悔恨、自责、怀疑等无数种情绪涌上心头,充斥脑海。球员只能黯然接受这种无奈与痛苦的局面,如同煮熟的鸭子飞了。

图:绝对坚持

然而,强者运强,面临命悬一刻时,有些球员能逆风翻盘、后来居上、反败为胜,这成为另一版剧本。在罗德·拉沃尔的网球生涯中,他多次经历了这样的考验并成功涉险过关。对于这种情形,罗德·拉沃尔有着独特的看法:“比赛中最脆弱或最容易受到攻击的时刻就是在领先时,永远不要放松。”因为,五盘三胜最大的魅力就是打决胜盘。主裁迪克·兰德曾回忆罗德·拉沃尔:“他是如此地镇定、沉稳,同时又充满能量。他永远有下一拍,永远比别人多一拍,那是他所能触达的、属于他的极限。”

图:二桃杀三士,五盘定输赢

时间是金,其值无价。

在《庄子·秋水》中曾有云:“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郭沫若也指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这些表达都在强调时间的珍贵性、不可逆转性和个体的局限性。

最近我参观了大连博物馆的一场关于时间的展览,展览中有一段文字投影在墙上:“时间是免费的,但也是无价的,你不能拥有它,但你能使用它,你不能储存它,但你能花费它。”

这些都在表达时间的特性和不可挽回的本质。

时间的流逝如梭,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又最宝贵,最容易被忽视却最后悔的便是时间。在网球比赛中,时间对于球场两端的运动员来说是绝对公平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善用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最佳水平。

总之,时间是一种无法拥有却能够使用的宝贵资源。在面对时间的流逝时,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其价值,善加利用,使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三 、家有一宝

中国有一句民谚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其寓意是家中拥有一位长寿的老人,就如同拥有了一个珍贵的宝贝。这是因为年迈的长者,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见证了世事沧桑,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他们能够为后辈提供独到的见解和看法,给予中肯的建议和正确的方向。

在当今时代,耄耋之年的罗德·拉沃尔犹如一位春节老人按时而至,随着每个新年的脚步,他总是准时地出现在新一届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贵宾包厢中。比赛间歇时,赛场的导播会多次切出这位鬓发斑白的老人,他颤巍巍地与全球网球迷相见。这位长寿的网坛前辈经历了网坛的世纪沧桑,见证了网坛的风云变幻。作为世界最伟大的网球运动员之一,他不仅是澳大利亚的“活宝”,更是全球网坛的“传奇”,是无数网球爱好者心目中的璀璨灯塔和人生楷模。

2013 年,罗德·拉沃尔的自传《The Education of a Tennis Player》再版时,费德勒受邀为其写序。费德勒在序言中写道:“对于能够为罗德·拉沃尔的回忆录写序,感到非常骄傲。我自始至终都将他看作是我的英雄,他是仅有的能够完成两次全满贯的球员,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于所有热爱网球的人来说,他的自传都值得一读。” 在2022年9月24日,拉沃尔杯男双比赛中,费德勒与纳达尔搭档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正式比赛,选择拉沃尔杯作为他职业生涯的“退役之舞”,也是对前辈罗德·拉沃尔最崇高的致敬。这一场别具意义的比赛不仅是结束了费德勒辉煌的职业生涯,更是一种对传奇罗德·拉沃尔的深深敬意。

图:运动能治假病,龟鳖岂寿千年